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 开云网址华发海上都荟官方预约通道丨华发海
- 给汽车美容、养护园kaiyun网站林绿化
- 春暖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
- kaiyun开云· 网页版(中国)官方网
- 公园绿化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4567
手机:138-0000-0000
邮箱:admin@huyintanghk.com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行业资讯
公园绿化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 - 登录入口景观设计精品(七篇)
- 作者:小编
- 发布时间:2024-09-06 06:14:59
- 点击:
开云官方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公园绿化景观设计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城市公园建设可以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美化环境。改善城市面貌,城市公园绿化的首要任务是改善生态环境。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有害气体释放到大气中,严重污染了空气。绿色植物能够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减弱噪音,调节城市温度,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因为城市绿化是物质文明的体现,也是城市精神文明的象征。城市的公园绿化布局合理,设施配套齐全,建筑精美,管理完善,运转有序,加上绿茵遍地,繁花似锦,四季葱翠。在这样景色美丽、生态环境和谐的城市里生活,人们的身心将更健康,精力更充沛,创造力更旺盛,必将促进社会文明,经济繁荣,使城市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因此,城市公园的建设规模与建设质量同城市环境的改善密切关联。
在城市公园的建设中,原本只需在原始水面周边种植一些湿生植物、草地就可以直接伸入水面,形成亲切、自然的景观。然而,很多设计师却要用混凝土作为衬底,毛石砌成驳岸,虽然显得高档、豪华、整齐划一,殊不知这不仅失去原本自然的韵味,还增加了投资,同时降低了水体自身的清污能力,反而更容易被污染。
目前,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有各自的城市广场、市政广场、市民广场。偌大的一个广场,大多情况下不是大面积的硬地铺装,就是以草坪为主,只有少量的乔木配置于道路的两旁,即使有许多休息设施也只得置于露天之下。炎热、多雨 的季节,人们往何处遮荫避雨?经济、美观、适用的设计要求又体现在哪儿?
例如某位桥梁设计师设计的公园曲桥、拱桥也许不那么精细,因为他可能不会很认真地去考虑公园内每座小桥的造型、用材、甚至栏杆或铺装等节点的做法。
目前很多地方的绿化行业管理比较混乱,从设计到施工、监理的规范化管理才刚刚起步。而且,对于生命财产安全的不重视,导致了无证施工、无证设计,因此行业管理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例如某位造园家,山于当时很时兴种植加拿利海枣,竟在一条城市主干道两侧不足1.5m的绿化带,种植了加拿利海枣。加拿利海枣的冠幅可生长到4m左右,分枝又很低,这种种植方法不能满足植物遮荫、方便车辆及行人通行的需要。其实这种环境尽可以选择树形、枝干部比加拿利海枣好且造价低,适应性强的树种。
园林绿地设计单纯考虑视觉上的宏观、尊贵、气派及堂皇的形式关,而没有考虑工程投资及日后养护管理的承受力。如一个综合性公园,公园内有大型假山瀑布及旱地喷泉,每小时总装机容量为1000kW,以后昂贵的管理费承受得起吗?
由于目前园林行业管理的不规范,施工、监理水平较差,不少设计师又不喜欢下工地,缺乏与施工人员联系沟通,一些节点的处理就不那么尽人意,这样一来很难体现设汁师原来的设计意图。
目前,从事园林绿化设计的人员毕业于林业院校的侧重于绿化种植,而毕业于城建院校的则侧重于建筑、规划,缺乏景观设计及绿化设计的双重人才口
“城市在园林设计时,首先要把握鲜明、准确的立意,确定科学的规划,把项目放到整个城市或区域环境中,结合现状对其性质、功能和形式准确定位;做好构景要素之间的协调、园林绿地与周边环境及整个城市绿地系统的协调;园林建筑和小品在形式、体量、尺度、色彩、质地上必须服从周围环境需要,与其他景物协调统一。园林布局要主次分明、承上启下、前后呼应、烘托对比,使景物相得益彰。规划确定之后,细部决定成败,园林尤为如此。匠心往往要透过细部传达。园林作为一种“强迫艺术”,随时在接受游人的品昧和评说,就要经得住推敲。景区往往要“不经意拈来”,细部却要“娓娓道出”,这些功底对设计者、施工者都至关重要。事实上,有许多城市正是运用了宏微结合的辨证方法而取得了实践上的成功,合肥市就是一个较突出的例子。合肥市城市园林绿化的方针是以面为主,医学论文点线面结合。宏观上以居民区、工矿企业、机关学校等面上的绿化为基础,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同时利用护城河建成城市公园,形成了环绕旧城区的绿色“围墙”,改善了旧城区的生态环境。微观上打破块状公园的概念,将城市综合公园解体渗透到城市的每个生活空间中,提高了基础绿化的艺术性;对组成环城公园的“包河……银河……稻香”等景区部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设计,使之四季有花四时有景,各具特色各领,充分体现了传统造园的艺术境界和文化内涵,成为真正的园林艺术而不只是简单的绿化造林。同时重点搞好城市的血脉——道路广场的园林绿化,建成若干条有静有景、优美舒适且富有安全感的园林路,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发挥多种功能,取得较好的综合效益。合肥市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这种宏观与微观完美结合,兼顾绿色环境质和量的风景园林才是现代城市园林发震的主流。
因地制宜就是要依据绿地的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造景,既经济节约,又做到横有起伏具韵律,纵有层次富变化,避免平直呆板。我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财力有限,不能追求奢华,盲目照搬西方国家那种营造大规模园林绿地和森林进入城市的做法。我国现阶段城市园林设计主要任务是改善人居环境,协调城市生态系统,确保居民的身体健康,应以“林荫型”绿化为主导,加大道路、小区、游园及广场的遮荫效果,增加绿地的色彩,变“平面型绿化”为“立体型”绿化,扩展绿化的范围,发展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绿化,构造城市空间的多层次绿化格局。
通过植物的多样性营造景观的多样性。植物配置要形成以乔木为主,乔、灌、藤、花草相结合的复层混交绿化模式。运用植物的生命美、色彩美、姿态美、风韵美、人格化、多样化的特性,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结合,彩叶树种与常绿树种配置,使绿地在四季的静态构图中,呈现季相的动态变化,达到三季有花,四季见绿,形成多样的生态环境,优良的植物立地条件,贴近自然的地形营造,良好的植物群落,生态化的种植方式和多样性保护,适度的园林小品,完善的园林设施,有效的自然保护,完美的生态环境。
设计既要符合生态学原理,叉要遵循美学法则。通过科学配置植物,应用“巧于因借”等造园手法来体现园林诗情画意的文化品味。达到生态性与观赏性的统一,绿与美的统一,服务功能与艺术价值的统一。运用好比例、节奏、对比、谐调、对称、平衡、稳定、动势、直曲等形式美规律营造园林的意境美。布局构图宜自然,树木整型修剪规则美与树木天然美结合。
绿地设计要满足市民的需求和多样化的审美情趣,绿地要体现可融人性和可参与性。发挥好园林给人蔽荫、欢愉启迪、陶冶性情、慰藉心灵的作用。
要根据自身地区的自然环境、物候和地域特点出发,将城市历史文化融入园林设计。创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园林。在满足当地地形地貌和生态群落基础上,职称论文尽量采用和保留原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引入与当地生态条件和景观相适应的各种植被。
城市滨水区域是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的集合,它是城市的边缘地区,一般与江、河、湖、海接壤,属于地理位置复杂的区域。滨水景观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的边界特征和线性特征,随着人们对景观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更注重对滨水景观的亲密性和可达性,处理好滨水区域的自然环境与人们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
在南京东、西长巷公园景观设计中,在努力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的同时,引入“文化再创造”这一概念,无论是在景观功能的分区,还是在具体景观的设置,都充分沿承了当地的文化,设计出具有强烈地域特征、连续性很强的艺术滨水景观区域。
南京东、西长巷公园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东干长巷附近,依托南京古城墙,面临秦淮河,东接石头城,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它景观带跨越长度大,西起中山南路,临近美河园、南京市西街小区、上码头等,东至晨光路,临街雨花桥、仁厚里小区等。西长巷公园与东长巷公园互为一体,由长干桥隔开,位于长干桥以西到中山南路之间的地带称为西长巷公园,位于长干桥以东到晨光路之间的地段称为东长巷公园。
2.2.1亲水景观设计。城市滨水景观打造的重中之重就是亲水空间。南京东、西长巷公园水域的景观感受来自闻水,还未进公园时,用植被高低阻隔视觉可以直接观看到公园部分景点。明城墙与秦淮河滨水景观之中用主干道和次干道的铺装材料不同分割出界限,靠近明城墙的宽为3~5m的主干道用青石板铺路,靠近滨水景观一侧的临水岸用宽1~2m的鹅卵石铺路,中间采用排列整齐的笔柏或垫高的文化石墙来统筹空间层次。在滨水景观设计中,充分保留原有边界,在不破坏连续性的前提下,突出重点区域,用矮石墩加锁链的方式标识出水与岸的界限,既不妨碍人的观景视线,又划分了功能分区,景观形象上显得适度与亲密。而垫高的文化石墙除了展示精美的雕花古代扶栏之外,扶栏下用咖啡色陶瓷钵种植鲜艳的矮牵牛,点亮绿色景观空间的美感。
2.2.2景观营造自然生态群落方面。南京东、西长巷公园两侧绿化景观主要包括林带绿化、驳岸绿化两部分,每个部分绿化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公园绿化质量和南京城区生活品质的高低。经过详细调查,东、西长巷公两侧现状绿地的大乔木基础较好,具备较好的植物景观骨架,但现状植物种类不够丰富,各区段绿地的骨干树种在种类、季相变化上差别不大,且大部分地段不够重视下层绿化,多以草坪覆盖,地被植物种类单一。
总体布局:东、西长巷公园绿化景观提升工作主要是在现状资源、文化特征的基础上,建设以植物景观为主题的“林带新八景”,组织富有节奏变化的线性植物景观空间序列:实施“植物空间组织、林带彩化、驳岸生态化”。
(1)植物空间组织。对沿岸林带进行植物景观空间布局规划,突出秦淮河线性景观的序列性;依托原有景观,新建设“林带新景”。(2)林带彩化。梳理现状植物群落结构,丰富林冠线变化:通过“彩化”突出各区段的季相特色,增添视觉美感,提升绿化景观品质。(3)驳岸生态化。以现状为基础,分别对一级驳岸和二级驳岸进行护岸种植,一级驳岸绿化区域主要分布在下沉式小广场至老桥之间,全长680m;二级驳岸绿化区域主要分布在河岸之间,全长1750m。
2.2.3滨水景观民俗文化氛围。充分挖掘秦淮河文化特色,彰显秦淮河历史文化底蕴,做到现代感与历史感相交融,内涵上赋予其更丰富深刻的秦淮河历史发展意义,达到南京秦淮河文化传承的目的。实现临水建亭,有一边I}缶水、多边临水或者完全深入等表现模式。在小岛上、湖心上、岸边石矶上也都是临水建亭的最近之所,可以使水面景色锦上添花,并增加水面空间层次。小桥流水也是东、西长巷公园园林及风景绘画的典型景色,因此桥也是水景设计的一种表达元素。
充分挖掘亲水资源优势,结合秦淮河漕运文化特色元素,形式上结合亲水栈道、平台、浅滩、乡土水生植物来做滨水景观的营造。创造惬意、灵动的水上活动空间,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秦淮河水文化体验。
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以及对生活享受意识的增强,又由于现代化生活的快节奏,又使人们在体力上,精神上受到极大的压力,他们尤其需要通过某种途径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平衡。城市公园作为人们活动的理想场所,同时又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人们休憩娱乐的场所,因此,必须重视公园景观设计与规划,才能更好的促进城市公园的可持续性发展,笔者结合实践来探讨自己对城市公园设计的思考。
公园设计方面太过于追求档次,尤其是对于大城市的公园设计,似乎成了“比美的竞赛”。而笔者认为对于公园景观设计,应该考虑场所在整个城市环境系统中的位置,但对于精品景观的创作并不一定就是要上“档次”,更多的景观要我们用平常的心态去认线)对原生态的考虑不够
公园设计本来就是一种绿色环境体现的载体,其应当更多地注重生态环境的设计体现,因此公园景观设计中,应尽可能地采取原生态设计。
城市公园设计的目的就是让人获得心灵释放的地方,让工作压力的心情得到缓解,因此公园设计应当注重人的存在。设计之前,我们应考虑一下自己对未来的景观将给人们提供一种什么样的需要——包括生理和心理上。
保持场地原有的肌理及原生态基础,加以保护性改造,通过河涌、河岸、公园的不同水生态设计,形成一个自我净化系统;整体规划河涌网络纵贯整个区域,保持公园整体生态廊道的连通。通过设计有生态绿岛,具有家具抽象符号和长度标听环形单车径及散步跑步径,穿行于绿色生态景观空间。同时,在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必须整合地块周边生态系统,完善生态自我修复,打造自然健康的生活环境。
城市公园作为日后发展居住区的一个重要辅助设施,通过设计一个全开放的公共绿地,营造山丘、树林、河流、浅滩、湿地不同要素组合而成的自然环境,与居住小区内部庭院功能起到互补作用,为都市生活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
公园设计中导入安全避难防灾理念,预留大片开放空间,作为紧急避难场所为大量人群提供庇护。
针对上述对公园景观园林设计存在的普遍问题现象,笔者认为公园景观设计可考虑从以下设计思路入手:
(1)同步规划原则。建设单位在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时,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应将园林景观规划同步规划,以达到园林、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2)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原则。园林景观设计必须以创造优美宜人的绿色环境为宗旨,充分满足人的需求和审美取向。园林绿地要体现可融入性和可参与性。发挥好园林给人庇荫、欢愉启迪,陶冶性情,慰藉心灵的作用。
(3)生态优先原则。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在设计中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目标。
(4)因地制宜,体现地方特色原则。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保护湿地和自然水系,减少填挖土方,公园、绿地的改造要保存其遗韵和历史信息,保护如古树、大树等原有植被,原有建筑和布局。绿地设计要从城市的自然环境、地域特征等出发。将城市历史文脉融入园林绿地设计中,突出地方园林特色。根据城市的自然环境、物候和地域特点,选择合适的绿化树种,注重开发和利用乡土树种,适当利用经引种驯化后适生的新优外来品种,丰富植物种类。
(5)植物造景原则。运用植物的色彩美、姿态美、风韵美、多样化等特征,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结合,彩叶树种与常绿树种配置,使绿地在四季的静态构图中,呈现季相的动态变化,达到三季有花,四季见绿,提高生态效益。
(6)整体协调原则。构景要素协调,园林绿地与周边环境及整个绿地系统的协调。园林建筑和小品在形式、体量、尺度、色彩、质地上必须服从环境需要,与其他景物协调统一,园林布局要主次分明,承上启下、前后呼应、烘托对比,使景物相得宜彰。
创造“以人为本”的区域空间对于公园设计相当重要,设计时要善于利用地形地貌、人文历史、自然山水和植物等条件,充分发挥本地艺术优势,使各个空间相互渗透、和谐统一。在公园的建设中,景观空间的设计应该动、静结合,开闭相间。营造多层次的立体绿色景观活动空间。利用高低错落、层次丰富的树木花草,花坛坐凳、山石小品,使景观呈现出多样性,达到生态化,功能化、景观化、便捷化多样化。对于公园内的开敞空间较大处,可适当做些地形处理,控制在路面向上50cm左右,这样更能丰富景观层次。
植物在公园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而合理有效地植物造景设计手法显得相当重要。根据设计实践效果来看,公园绿地内部用地比例根据用地类型和用地面积确定,在公园景观设计过程中,对于植物造景的最终原则是根据功能、艺术构图及生物学特性要求的完美结合,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充分发挥植物的特性构成美景,为公园添香增色。植物配置要以乡土树种为主,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尽量避免地面,广泛进行垂直绿化以及各种灌木和草本类花卉加以点缀,使厂区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并适当安置园林小品,小品设计力求在造型、颜色、做法上有新意,使之与建筑相适应。
公园设施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让游客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即景观在被观赏的同时,也需要有更多的可触的机会,充分调动人们参与其中,放松心情,愉悦心灵,这样也正体现了城市公园的重要作用。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公园的开放性特征,公园的边界与城市的其它部分具有良好的过渡,甚至围墙都可以取消,这样公园与其它空间将会直接接触,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延伸,这样就为公园的参与性提供了又一种可能。
公园的设计,强化每一块区域的特定功能,创造多样化的休闲、娱乐、运动场地,来满足市民、游客的需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共生”的设计理念。为此对于设计水嘻游乐的,应凸显大水面,体现水的灵动,使游人更能接近于水,突出亲水性。强化水面的视觉效果,给人视觉上带来冲击力。营造连续、动感、自然的水岸线,呈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画卷。
笔者通过分析当前公园景观设计方面的不足,明确公园景观设计目标,提出公园景观设计应遵循生态学、以人为本和美学原则,同时探讨公园景观设计手法,旨在能为公园景观设计提供有价值参考。
吴综泽.城市生态公园景观设计方法研究[J].科技传播,2011,28(09):118~119
当前我们国家的基础建设步伐加快,随着城市功能的逐步健全,以公园、绿化广场、生态廊道、市郊风景区等为骨干的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愈加成为城市的现代标志,成为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改善生活品质和满足文化追求的必然。
笔者在多年的工作过程中,主持和参与了大量的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项目,成功地将艺术引入城市公共空间当中。其中有些已竣工的工程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获得了七项国际、省、市级优秀奖,参与设计的2014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规划方案也喜获二等奖。
所谓城市公共空间意指城市内所有公众可以任意到达的外部环境空间形式的综合,这种空间关系以不同的规模和层次,几何地联系在一起。从早期都市狭窄的街道、集市和码头到后来的社区花园、广场、公园,以至今天的城市开放空间系统,都属于城市开放空间的范畴。比如古罗马集会广场、巴黎塞纳河、纽约中央公园、上海外滩等。
城市公共空间的优良景观能带动产生丰富的城市生活,但国内的建设现状表现出一些不足,不利于景观设计工作进程的程序化与系统化。景观设计师有责任以专业的参与,引发对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重视,把停留在物质意义上的试题演化成链接人与自然的艺术场地,从而合理有效地争取分配和享用公共空间的权利,并且对公众社会生活产生影响和推动。
一切城市文明的标志和现代化的进程,都是由公众共享城市公共资源开始的,共享本身是有平等的立场,城市公共空间的营造指向是满足大多数人的向往和需求。
每个城市公共空间都是由若干小空间构成的空间组合体,其人性化的设计直接关系到整体空间的品质和氛围。同时一切城市公共空间都是有形的物质空间,因此应该从人的行为心理考虑人性化的空间环境,符合人的感官需求,同时还注重使用者的欣慰和心理感受。高效有序、尺度宜人、安全舒适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是设计追求的目标。
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选择和包容的现代意念、地域文脉,在符合整体城市生态环境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现代生态与科技造园手段,充分挖掘物化因素和文化内涵,使场地空间焕发自身的生命力。
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在尊重文脉、强调地域文化的同时,要把握时代特征,合理应用科学技术和先进理念,使营造的空间环境具有个性化,形成特有的当代景观文化。用进步的场地物质环境积极推动社会意识的进步,通过场地的人性化设计,实现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性,取得文化和公民本性的回归,为未来的传统继承提供多样性的选择。
公共空间的建设应纳入城市系统来考虑,一个城市是否运作顺畅,景观是否舒适美观,关键在于它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大小、多少、分布是否恰当。利用城市中的自然生态要素对净化空气、改善小气候、平衡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开辟城市公共空间时应十分珍惜的资源。
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开发与利用中应尊重历史,延续文脉。考虑与该城市的传统文化、社会经济以及地貌、环境、风俗习惯相协调的因素。运用形式、色彩、光影、地形、风貌等综合手段建构城市公共空间的个性。比如笔者主持设计的青岛市即墨温泉公园,采用不对称的布局,分为水上公园和旱地公园两部分,通过景观小品、河道、小桥、铺装场地和绿地的有机结合,渗透出当地的文脉气息,突出了温泉这一难得的自然资源,并充分结合即墨市悠久的历史文化典故,富有鲜明的空间个性和地域特色。
“以人为本”是当今社会一切活动的基础城市是人创造的,也是为人而建造的,因此我们在塑造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时,应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行为、审美、文化等的需求,达到安全、舒适、愉悦的目的。注重宜人的尺度,增强空间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四、工程实例
笔者有机会主持并设计了大量的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工程,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总结经验,逐渐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并遵循“因地制宜、巧于因借”的设计理法,对不同的项目采取不同的设计定位,进行人性化的设计,突出时代性,在尊重文脉、强调地域文化的同时把握时代特征。
青岛市流亭机场扩建工程是青岛市重点工程之一,室外环境设计做为其延伸,同样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该工程占地面积52730平方米,以自然式园林绿化造景为主,环境布局合理,形式自然、生态、大方。形成了有水、有树、有坡的大景致,为进出港的旅客提供良好的视觉欣赏效果,并得到了社会方面的一致好评。
(2)、设计主题为:“空港绿肺、生态景观、和谐共生”,整个环境设计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以亲近、生动、富有活力的景观打动游客。
(3)、绿化规划旨在创造完美的植物景观,在科学性与艺术性两方面高度统一,既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上的统一,又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以及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
(4)、布局手法:“占边让心”和“让心占边”相结合, “稀疏处疏可跑马,致密处密不透风”,疏林草地与植物群落相结合。平面布局有疏密、有进退、收放开合,富有节奏变化;立面布局林冠线或平缓或起伏,形成有韵律感的立面效果。
一是突出文化品位,如 “岁寒三友”、“市树市花”、“海洋文化”的使用,体现高品位、高档次的空港绿化;
二是大规格树木的使用。据专家分析,大树的释氧量为草坪和地被的5倍,又美观大方,管理费用也比较低;
三是达到绿化与净化,绿化与美化,绿化与香化有机的结合。构成机场的供氧“氧吧”,形成大的生态圈,融入青岛市流亭机场的生态环境。
该工程于2004年6月竣工,现已被中国国际绿化博览会组织委员会评定为“2004CIGE中国优秀绿化工程奖”,工程设计获得“二OO五年度青岛市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并在“青岛市优秀规划、建筑方案”评选中获得环境类三等奖。
公园分为水上公园和旱地公园两部分,占地面积23.5公顷,紧紧抓住即墨市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突出历史文化和地标特色,同时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符合现代审美情趣,体现现代生活和现代审美情趣。
(1)、水上公园突出水景特色,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时代特色,形成了全新的文化特色,采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笔断意连”式的中轴序列,融于自然“天人合一”的环境通道,创造一个与现今时代感相符合的城市园林。构筑人与水更加亲密的景观关系。
围绕“水为万物生命之源”的主题,充分发挥水与生态植物、微生物、岩石、园林构筑物及水体自成循环的生态关系,以自然传统园林的理水理念,加之现代营造手法,展开现代都市景园的营造,也启发人们珍惜水资源。
(2)、旱地公园以城市游憩学和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再现自然、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为宗旨,以“人与自然共生”为目标。提倡生活与居住分离,让居民走出家门来共同享受自然性、社会性的户外生活,加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交流。达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设计架构为“一轴、四区、多节点”。
一是突出历史文化品位,体现高质量、高品位、高档次的城市景观带,利用轴线景观和林下漫步道,将地域文化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示在游人面前。
二是强调各个不同景区的主题与个性。结合各组团分区的特点分别形成特色组团景观空间。
三是强调步移景异的场所空间。在组团设计中突出景观良好、绿意盎然的空间环境,通过绿色通廊、中心绿地的设置进一步的使生态景观渗透到公园的每个角落。
四是植物造景以自然式植物群落为主,体现生态造景和四季造景,风格自然,因地制宜地创造完整植物群落。
该工程于2006年10月竣工,工程设计获得“二OO七年度青岛市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并获得“二OO七年度山东省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
我们处在一个难得一遇的伟大的变革时代,景观设计学科的不断创新与发展需要我们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担当重任。城市公共空间构成了城市环境组织型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景观设计的意义应该在于改进城市的生态、创造具有生态美学的自然环境景观。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闲暇时间也不断增多。现代化生活的快节奏,使人们在体力上、精神上受到极大的压力,因而迫切需要通过某种途径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平衡。因此,娱乐活动成为人们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城市现代化公园成为人们活动的理想场所。人是城市的主人,因而公园设计也应以人为永恒主题。游人的活动可以增加公园的总体艺术效果,并且成为公园景观构成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景观规划设计涉及范围已远远超出我们常说的“景观”的概念和范畴,不仅仅包含了绿化种植设计,公共艺术小品设计,还要考虑到满足视觉景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等综合因素的设计,已经逐渐成为人类塑造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学科。目前,景观设计主要包含了具体空间设计和系统规划两个环节。其中,具体空间设计是景观设计的核心和基础,包含了园林设计四要素:建筑、植物、地形、山石水体以及建筑构筑物、公共艺术小品等。而系统规划则是指大规模、大尺度的景观设计,包括了城市设计、土地规划、场地规划、控制性规划和环境规划等。景观设计主要是对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广场、街头绿地、城市滨水带、居住区环境等)进行规划设计。
城市公园设计的原则包含以下几点:协调发展原则、因地制宜原则、以人为本原则、经济适用原则、自然生态原则与自我发展原则。城市公园的设计在符合以上原则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如何从视觉景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和大众行为心理等方面来进行城市公园的设计,即从视觉方面、生态方面、功能方面这三点来对城市公园进行相关综合的规划与设计。
依靠乔灌草等植物材料进行景观构建,形成的空间随意性较人,对空间形式没有特殊要求,可以构建出多种不同的空间类型,于是在城市公园中的植物景观也出现出多种空间形态共存的等级结构特点。那么这些尺度空间在现今城市公园植物结构中的构建功能如何体现,就需要我们进行一下探讨。
尺度设计中统一性的体现主要包括部分与整体的统一、所构建的空间与城市空间的统一、所构建的空间与周围环境的统一等。公园植物景观所起的的统一作用,就是在视觉上把公园范围内的不同元索连结起来。植物景观在公园的任何一个特定位置都能充当一种稳定的要素,把杂乱景色统一在一起。
不同尺度空间的相对独立可以使空间形态更加完整,完整的空间形态是空间功能得到正常发挥的保证,所以要保持每种尺度空间的相对独立与完整。同时尺度空间之间又有着互相协调与制约的关系,整个空间不能有效发抨其功能,往往是因为某种尺度空间的失调和混乱使其它尺度空间功能受到影响。公园里由植物界定的空间,开闭适宜,漏透结合,能与其它景观空间共同发挥作用,构成障景、漏景或夹景,形成和谐的城市公园景观大空间。
空间的从属性是说各尺度空间之间存在着递归的关系特征,即高一级的尺度空间包含低一级的尺度空间。例如由乔木构筑的林荫空间从属于安静休息区的植物景观空间,安静休息区的植物景观空间义从属于整个城市公园景观空间……空间的这种从属性,要求同属一个空间范围的所有尺度空间要保持和谐、统一的关系。
有着特殊观赏价值的植物景观有着场所标识的功能。一个场所有超常尺度的植物,往往会被人们所记住,进而对这个地方产生深刻印象。例如某地戏台前有两棵人榕树,枝叶开张、亨亨如盖,它们所形成的场所作用已经使之成为厂周城村村民聚会空间的标志物
为了对某项设计进行完善和统一,往往利用不同尺度的植物对建筑的形体进行重塑或把建筑轮廓延伸到相邻的环境中去。其中植物景观充当的完善作用,就是依据其尺度的不同,充当一条导线,将环境中的杂乱景色进行掩饰、串联,从而使景观保持美观。
植物景观的尺度设计符合人们审美要求的功能体现土要是通过运用基本的美学原理即调和、统一、均衡、韵律的原理,创造出良好的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环境。营造良好的植物景观效果要力求在统一中寻得变化,尺度的变化可人可小,但变的度不能超出统一的范围,白然统一也不意味着单调死板。儿株不同尺度人小的植物栽植在一起,要注意它们的构图,如果彼此之间在色彩、形态等各方面差异过人,就会显得变化太大,无法统一,与环境不相协调。如果选择尺度相同,且其它观赏特性也相似的儿株植物种植在一起,虽然形式统一但变化微小,会显得单调乏味。所以在设计时要在变化中求得统一,运用植物配置的方法来突出不同植物的特点和优势,并将这些进行融合。
3、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手法3.1、公园区域空间设计创造“以人为本”的区域空间对于公园设计相当重要,设计时要善于利用地形地貌、人文历史、自然山水和植物等条件,充分发挥本地艺术优势,使各个空间相互渗透、和谐统一。在公园的建设中,景观空间的设计应该动、静结合,开闭相间。营造多层次的立体绿色景观活动空间。利用高低错落、层次丰富的树木花草,花坛坐凳、山石小品,使景观呈现出多样性,达到生态化,功能化、景观化、便捷化多样化。对于公园内的开敞空间较大处,可适当做些地形处理,控制在路面向上50cm左右,这样更能丰富景观层次。3.2、植物造景设计植物在公园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而合理有效地植物造景设计手法显得相当重要。根据设计实践效果来看,公园绿地内部用地比例根据用地类型和用地面积确定,其绿化、建筑(构筑物)、园路及铺装场地、水体等用地比例要满足规范要求,其中绿地率控制在75%以上。游园设计应以植物造景为主,讲究街景艺术效果并设有一定的休息设施,绿地率应达到65%以上。休闲、景观为主的广场绿地,绿地率应达到60%以上,其它性质广场绿地应结合实际,尽可能提高绿地率。在公园景观设计过程中,对于植物造景的最终原则是根据功能、艺术构图及生物学特性要求的完美结合,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充分发挥植物的特性构成美景,为公园添香增色。植物配置要以乡土树种为主,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尽量避免地面,广泛进行垂直绿化以及各种灌木和草本类花卉加以点缀,使厂区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并适当安置园林小品,小品设计力求在造型、颜色、做法上有新意,使之与建筑相适应。3.3、公园设施设计公园设施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让游客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即景观在被观赏的同时,也需要有更多的可触的机会,充分调动人们参与其中,放松心情,愉悦心灵,这样也正体现了城市公园的重要作用。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公园的开放性特征,公园的边界与城市的其它部分具有良好的过渡,甚至围墙都可以取消,这样公园与其它空间将会直接接触,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延伸,这样就为公园的参与性提供了又一种可能。绿地中设置的照明设施应与整体环境相协调,照明设施宜采用庭院灯、草坪灯与射灯相结合,色彩、照度应根据功能需要而定。对于绿地内条凳、座椅的数量应按游人容量的20%-30%设置,平均每一公顷陆地面积的座位数一般不少于20个,且合理分布,并根据场地条件可设置必要的健身器材。园林广场铺装尽可能使用硬质透水材料,形式及色彩搭配应具有一定的图案感,不宜采用无防滑措施的光面石材、地砖、玻璃等。公园、游园、广场出入口及园内公厕、游道应符合无障碍设计要求。4、结语
公园植物造景及铺装设计关键在于强调生态原则、艺术原则与美学原则结合,立足于设计区域的环境条件,体现植物景观的生态性;也要着眼于城市公园的景观特点,根据公园总体布局、景观立意进行配植,充分利用铺装的生态效应因素,使植物景观总体环境协调一致,并注意植物景观的层次效果与季相变化,以及铺装的艺术效果与协条性,使其具备丰富多样又完整统一的观赏特色。
参考文献:[1]孟瑾.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D].北京林业大学,2006.
[2]鞠小颖.城市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的生态化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2.
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离不开现代城市景观空间的享受。尤其是人们对于现代城市滨水空间景观的要求越来越高,正因如此背景,在景观设计创新过程中就必须着眼于现在,放眼于未来,既要有传统的文化内涵,又要富于时代感。在其设计时必须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观念作为总指导和总的中心思想,针对现代城市滨水景观,在设计中就应遵循景观设计的准则、原则:即它的安全性、生态性、审美性以及时代性。具体到城市滨水公园景观空间,还应该考虑到它的:共享性、亲水性、生态保护性及可持续发展等原则,从而充分体现人性化这一中心理念。
首先,现代城市滨水区设计的人性化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在景观中任何一种设计的目的都是为人服务的,如果不考虑其多方面的因素,其任何设计都是没有意义和结果的。由于当今生态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所以在景观设计过程中,也应充分考虑到生态与环保的问题,绝不能因为盈利或只图美观而破坏了生态平衡。而滨水空间景观赋予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在其设计过程中应服从于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生态和环保为原则进行综合设计。
通过有关资料调查显示:“景观设计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以后,尤其是在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中,人们对景观设计的研究已经不再停留在风格、流派、以及细部的安装上,由于城市不停的发展和变化,它开始强调设计的功能与使用、行为与心理、环境艺术与技术等,以及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城市景观规划和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应该说后者是当今景观设计发展的一个方向;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目的就是整体优化和可持续发展,然而,要保证一个区域各组成元素达到最优美的配置,就必须正确定位该地区的历史背景、文化,经济以及现状背景等,综合整体的研究其空间功能布局和公共基础设施组织等。例如,在滨水公园设计的过程中,由于这里面涉及的因素很多,所以首先要以满足人的不同行为需要考虑大的分区。
从整体上把握,还有各个区域的连续性和趣味性等等;结合自身毕业设计,其滨水区域是一个约米的狭长的沿河地带,这就些现状和背景就要求了设计的时候应该从多方面考虑,具体上就应该考虑:人的行为、功能区、静态区和动态区、道路等各种设施的比例尺寸大小以及人步行多少米就需设一个节点和入口等等;在设计中,同时还要考虑它的所在区域的历史文化、人文地理、政治经济等,所以:现代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的综合性是体现在多方面的,在设计中是不容忽视的。
景观设计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的面向户外环境的学科,是一个集艺术、科学、文化、工程技术于一体的应用型学科,其核心是人类户外生存环境的设计。这是历史已和前人已经鉴证和发表的,它涉及的学科专业极为广泛综合,例如包括城市规划、建筑学、林学、生态学、管理学、宗教文化、历史学及心理学等。现实生活也说明了这一点,滨水公园景观是一个综合的整体,它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实现的,必须满足社会的功能,也要符合自然的规律,遵循生态原则;同时还属于人性化的范畴,忽视了其中的任何一方,设计就会存在缺陷,或许就因某一点设计的不到位从而影响到整个环境。
景观生态设计是对人类生态系统整体进行全面设计,尤其是在滨水公园景观中,而不是孤立地对某一景观元素进行设计,它和其他普通公园是不同的,尤其是在水域功能空间。所以,滨水公园是一种多个具体目标和功能空间的设计,为人类的需要,为审美的需要,其设计的最终目标是整体优化。
现代滨水景观设计不仅仅是建筑物的配景或背景。要因地制宜,要得体,与自然、环境形成统一的整体。广场、园林绿化、周围环境等,从紧张的城市生活到开阔放松的海滨公园都寄托了人们的理想和追求,遵循环境心理学,注重人的生活体验、人的感受,是人在茫茫宇宙中的栖居之所。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对滨水景观进行综合设计,使其人工与自然完美结合,充分体现其共享性――陆地与水域的相互结合,创造出和谐丰富的外部空间环境。同时,当今城市滨水景观空间的设计也极具它的复杂性:交通、园林绿化、娱乐空间、休息区、观赏空间以及辅助服务设施系统等充分体现它的综合性,若以时代的信息语言来说,就是以建筑为硬件、以绿化为软件、以水景为网络、以环境小品为节点,各种技术手段在其中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滨水区通过多种元素的塑造,充分体现其城市的精神风貌和时代特征。
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的综合性不仅是它的“共享性”,同时更体现在它的“关联尺度”上。而关联尺度就是指景观环境设计中整体设计的功能、形态、空间、路线的关联尺度,是表现人们行为动线的尺度。这个尺度合理化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方便和愉悦的新的心情。反之,会带来麻烦和不比要的困惑。所以在具体设计上看:海滨公园景观的综和性设计就是在于合理化地整体布局。在分析和理解人们的行为和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参照人体工程学,按照人们的活动的尺度、行为习惯、功能需求、动机和目的来构造景观中的关联动线,例如,人行道路的宽度和长度、人流车流路线、空间区域的连续性、隐蔽与半隐蔽等,只有通过合理的划分区域和范围,才能给人提供人一个理想的完美空间。[1]
同时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又是一项综合性的设计艺术。由于该类型的景观所设计的对象和考虑的因素都相对复杂,尤其是在做海滨公园景观中的“共享性”即陆地环境与水域空间的结合,更需要从整体上去把握,所以要把握好景观构成的三大要素:景观形象、环境绿化、行为心理。把握住了这三要素也就把握住了景观设计的精髓。在设计中坚持人性化设计的中心理念,将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相互结合,充分体现景观设计的宗旨:即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的和谐统一。也就是说海滨公园景观的综合性还体现在它的“多样的统一”。历史早已见证:“古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与明确、多样与统一’,而景观设计的综合性、整体性在现今人口众多,车辆拥挤的城市中,尤其显得重要。景观的综合性不仅仅是单方面的,滨水公园中的每个部分功能区都是多样的,把多样化的部分有秩序地排列组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就给人来了有秩序地美感。一旦这种秩序被打乱,就会陷于混乱中而失去了美感。”
再者,“多样与统一” 又是景观造型设计中常用的设计原则之一。特别是在设计城市滨水公园景观环境时,它包含了许多功能、形式、内容等,因此,更需要强调“多样化的统一”,注重在整体环境下的统一设计。在景观设计中始终把握整体全局的设计是统一的关键,在整体的前提下寻求小变化,这样既不失整体风格,统一中又有变化。统一是体现整体秩序的美、和谐的美,是美的标准与尺度。整体统一的表现是一个相互关系的群体,贯穿其景观的综合性,从而使整个景观环境的视觉效果更加柔和而深刻。
归纳起来,景观的综合性是体现在多方面的:它的复杂性、共享性、关联尺度、多样与统一它们是相互联系的,相互影响。而“多样与统一”的设计法则是突出体现整体风格、加强景观环境印象的手段之一,留给人们的整体视觉印象亲切而深刻。因此:在喧闹繁杂的大都市内的环境设计中,“多样与统一”的设计法则尤其显得重要。它将直接影响到人们对滨水景观的视觉感受与审美心理。
[1] 顾晓玲.景观设计艺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1:42。
[2] 刘滨谊.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12:26-27。
[3] 呙智强.景观设计概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89。
[4] 易西多.景观创意与设计[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8。
[5] 陈燕静.水景公共艺术[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
咸宁市位于鄂东南,气候温和,降水量丰富。市区内有淦河穿越,还有傍水休闲的潜山、教育重地青龙山、十六潭山公园等,是闻名遐迩的“桂花之乡”“楠竹之乡”。市内温泉遍布,“香城泉都”因此而得名。近年来,咸宁市着力打造生态旅游城市,加大园林绿化投入,在市区建设上规划绿地面积高,并对一些原有景点进行升级改造,出现了不少亮点。
基于此,笔者先是到咸宁市园林局和市规划局查阅了部分资料,并咨询了有关专家,然后进行了实地考察,主要有沁香园、淦河、潜山、十六潭公园等经升级改造的景点,还有新建的水上喷泉、竹博物馆、桂花博物馆、规划展览馆等,以及一系列工业园区绿化、街道和道路绿化等,对咸宁的园林景观建筑设计有了以下直观的体会。
根据现场考察,在园林规划方面,市区里面充分利用群山环抱、山城相依的地理特点,将山体园林化改造为景观园林公园,具有代表性的公园包括青龙山公园、十六潭公园等。并且充分利用街头绿地,先后建成了望泉园、石景园等多处街头游园对市民休闲健身提供了便利条件。市民的休闲、健身和娱乐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街道绿化方面,在经道路绿化升级后,增加了很多冠大浓荫的速生乡土树种,绿荫地快速形成且分布较广。在主干道如咸宁大道、桂乡大道等,种植有双排或多排树木,形成了道路绿化和休闲相结合的绿化带,便于市民行走、散步。这些绿化工程不但提升了城市形象,而且让市民深切感受到了环境改善后的舒适,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以人为本”。而这种考虑民生的方案值得称道。
在咸宁的园林绿化建设中可以看到,其充分利用了地形特色,种植具有本地特色的植物,彰显了本地区的园林绿化的特点,在生态景区的打造中与全国其他地方相比,找到了之处,彰显了个性,提升了魅力。
1.广泛种植桂花树。咸宁桂花资源丰富,是中国桂花之乡。咸宁市在桂花树的种植方面也是不遗余力。目前,咸宁的园林绿化建设中可以充分突出一个鲜明的主题,即“桂花”文化。咸宁市区多条主干道上栽种了大量不同种类、品性、规格的桂花,建设了桂花主题公园――沁香园,将月桂雕塑设置在人口集散度高的火车站广场,在潜山国家森林公园修建了国内首家桂花博物馆。咸宁市以丰富的桂树资源为依托,通过规划、设计、建设、科研和种植,营造桂树氛围,弘扬桂花文化,打造独具特色的“中国香城”。
2.因地制宜,种植咸宁本地其他植物和植被,打造园林城市特色的景观。咸宁根据植被好坏将城区山体分为生态林地、山体公园和城市建设用地。山体公园除种植桂花和竹类外,还栽植樟树、枫香等乔木,并配以薛荔、石血等植被,营造具有郊野气息的城市景观;城市建设用地也注重景观设计,合理处理其和山体、绿地的搭配和过渡。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环境日益恶化。越来越频繁、严重的雾霾已经强烈地刺激着公众的神经,人们开始更加注重生存环境。近年来,国内城市越来越重视园林景观规划和建设,通过打造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园林景观来改善城市环境,展现城市形象。在园林规划方面以城市生态建设为终极目标,以旅游景点建设为手段,根据各地的地理条件、自然风貌、气候和历史文化背景,打造了富有特色的环境。笔者通过考察和总结,认为国内园林与景观建设有以下特点:
(一)普遍重视园林规划设计,但实际执行存在不到位之处。目前的城市园林规划蓝图宏伟,以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画面感很强,看起来绿化面积占比大,景观之间无缝衔接,显得舒适宜居。在这种规划引导下,各个城市涌现了一批园林景观,如武汉金银湖湿地公园、东湖生态景区、木兰天池等。这些景观生态环保给市民休闲娱乐提供了好去处,是市民之福。但我们也同样看到了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这些景观之间的衔接较差,甚至没有关联,各自独立。因为这些景观的建设和整个城市的景观建设脱节,景观之间的城市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从整个城市来看,绿地总面积占比不低,可给人的感觉还是绿地太少,其原因是建筑和景观之间没有合理布局,建筑和景观各自独立集中,这就是规划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二)更新了园林景观规划理念,回归到重视本地特色。园林景观建设结合城市实际,根据城市规划需求,在城市文化底蕴、历史背景、景观现状和地理风貌的基础上进行探讨,有了创新和科学管理,增加了城市园林和绿地,创造了一批优秀的具有地域特色、个性突出的园林景观作品。
(三)园林景观建设工艺水平不断提升。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的园林景观设计除了采用常规的工艺,还应用了很多如LED灯、音乐喷泉等设施,如武汉高铁站的设计大规模采用仿生的钢筋骨架,在传统的构景手段上进行创新,为园林造景和景观建设增添了现代气息。
(四)园林景观建筑雷同现象严重。由于城市化进程节奏过快,各地在规划设计时对人文景观、建筑形式和环境缺乏认识,在景观设计时对建筑与植物的搭配、布局缺乏思考,只是在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方面生搬硬套,缺乏独创性,导致了很多雷同景观的产生。
随着咸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用地不断侵蚀绿地,新城区又面临重新造景。如何完善生态旅游城市,笔者就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
第一,整体规划方案不够明确,专项方案不够具体,导致执行难。整体规划方案应从全局出发,明确主题,清晰主线;第二,建筑规划方案没有考虑地理地貌和风俗人情的实际,理论和现实脱节。新建城区应避免大面积破坏植被,旧城区改造也应以人为本,不要片面追求现代化建筑;第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规划为城市建设让路而导致变更太多,规划执行不到位。规划方案应当统筹城市建设和园林规划,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拆建;第四,设计人才相对匮乏,缺少创新方案。从目前的园林建设来看,有一些特色方案,但总体来说还是缺少令人印象深刻的景点或建筑。第五,缺乏立体绿化以及多层次绿化。
充分考虑咸宁的地理条件、气候特点和风土人情,对土地资源、植被资源进行评估和保护,在生态的基础上造城,而不是造城之后再来造景。应从生态平衡的角度,前瞻性地进行几十年上百年的规划设计,以生态保护、改造城市生态环境为途径,实现城市功能性和生态性的统一,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实现“天人合一”。
明确咸宁整个城市、园林建设系统规划目的,从理念设计、用地情况和园林建设入手,创造和谐、适应自然的环境。
咸宁的目标是打造生态旅游城市,首先要树立满足市民、游客需求的人本意识。不管建筑如何进行设计、处理,都应从细节上为人们的起居、工作和休闲服务,改善小气候环境,增加舒适感,才能得到市民和游客的认可。
目前在各区域如商业中心、公园、住宅区和街道铺设了很多草坪空间,只种植少量高大乔木点缀,零星地搭配一些灌木。通过这种方式可快速地扩大了绿地面积,但却没有充分做到以人为本。咸宁靠近武汉,夏天极为炎热,应种植更多高大的达地乔木,增加绿荫面积,同时在建筑屋顶栽种花草灌木,增加草坪,这样既能绿化环境,又能增加宜居空间。
咸宁应考虑引进高水平设计人才,择机举办园林设计论坛、设计方案比赛等活动,吸收高水平的设计方案。
由于园林景观建设资金需求量大,大规模的修建景观园林难度巨大。咸宁的园林景观设计应探索新的途径,考虑以点带面,在现有历史文化景点和生态景观上进行改建和改造,打造一些具有规模性、示范性、代表性的景区,吸引各地游客旅游拉动经济,同时经济的增长又能激发园林景观建设的积极性,形成了一定的良性循环。
(注:本文为湖北科技学院校级科研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KY13025)
[1]金新琼.浅谈城市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设计原则[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2010(10).
[2]刘飞.浅谈园林景观建筑设计方法与技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2).
[3]赵益君.生态园林概念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启示[J].美术大观,2010(12).